鋼制柱式暖氣出現在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歐洲,由瑞士森德公司發明,主要適用于替代原有的鑄鐵暖氣,由兩根橫管和若干豎管焊接而成,相對于鑄鐵暖氣外形加美觀、散熱性能好。鑄鐵暖氣大家都比較熟悉,在過去的中國北方家庭早已深入人心,但傳統的鑄鐵暖氣由于外觀粗陋,不易清潔、能耗高等缺點已經慢慢被市場淘汰,逐漸被鋼制柱形暖氣所取代。
鋼制柱形暖氣是目前流行的主流暖氣產品,具有顏色豐富、造型多變、表面光滑易于清潔、散熱性能好、采暖舒適、重量輕、耐腐蝕、承壓高、時間久、安裝簡捷等特點。相對于鑄鐵暖氣和鋼制板式暖氣,鋼制柱式暖氣是一種定位中高價位的暖氣,價格高,產品美觀和實用。
鋼制板式暖氣的發明晚于柱式暖氣,是一種經濟實用的鋼制暖氣,它一般由一層、兩層或三層通熱水的散熱板組成,每一層通熱水的散熱板由兩塊冷軋鋼板沖壓后焊接而成,并在散熱鋼板的背面焊上對流片以增大其散熱量。采暖熱水流經暖氣時加熱暖氣壁面和對流板,熱量通過自然對流和輻射傳遞給周圍環境,達到了給房間采暖的效果。
因制板式暖氣的對流散熱量大,輻射熱比例小,其單位重量的散熱量高,所以板式暖氣比柱形暖氣單位采暖面積價格低,經濟實惠。但是,由于板式暖氣外觀設計和容水量小的問題,也出現了很多難以解決的問題,如:有衛生死角,清洗困難、熱容量小,不適合與單體爐配套使用等。
暖氣和地暖的區別
地暖即地板采暖,全稱為低溫地板輻射采暖,是通過埋設在地板下的加熱管把地板加熱(地板表面溫度一般在25-30度之間),由地板向房間輻射熱量從而達到采暖的目的,它分為熱水型低溫地板輻射采暖(水地暖)和電熱型低溫地板輻射采暖(電地暖)兩種。與散熱器采暖相比,地板采暖有以下優點: 房間溫度分布相對均勻,房間溫差小;室內溫度是由下而上逐漸降低,感覺舒適;輻射面大、節省空間等。
由于地板表面溫度有極限值(較高值,一般是29°C至35°C),否則有害健康,損壞復合地板,這就限制地板采暖的散熱量,所以不適合熱負荷大的地區(寒冷地區或保溫不好的建筑),或者增加散熱器或墻采暖補充。但在我國很多高寒地區(如內蒙和東北三省),盡管不適合用地暖,但還是有很多城市的開發商通過簡單的提高水溫、提高地板溫度以滿足熱量需求,有的甚至會達到燙腳的地步。這樣的地板采暖,不僅不會舒適,還會帶來如下很多問題。